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心视野微课堂。
这次课,我们将介绍归因风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倾向于作怎样的解释。按照不同的维度,归因风格可以分为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整体-局部、控制-不可控制四个方面。 通常情况下,心理学者主要研究个体内部的和外部的归因风格。一般而言,常做外归因的人当前会生活得随意并且轻松,但日后却有可能为个人的发展甚至生存而烦恼。常做内归因的人当前的生活有可能会显得有点拘谨,但可能免去日后的许多烦恼。内归因,外归因...究竟哪种更有利于心理健康?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综合归因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比如,小玲这次期末考试复习不够充分,虽说存在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但也需要考虑到今年家人生病、社团活动较多这些外部影响因素。假如小玲把原因全部归于自己,就会产生过度的自责和内疚,反而对自己的成长不利。一个外归因的典型是我们都熟悉的阿Q,他是一个会给自己找理由的人,其实这也有好处,比如面对不可逆事件时,学习阿Q把责任推给环境或者不可测的命运,起到减压作用。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阿Q精神安慰自己和别人。但关键在于,我们不能够永远阿Q下去,更不能把明明属于自己的责任甩锅给别人和外界环境,而是要勇敢的直面自己的问题,认真查找原因,努力改进。总之,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学习综合、全面、科学的归因方式,既不要过度揽责,又不要过于阿Q,让更好的归因方式为成长和健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