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课程资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课程资源 −> 正文

心理微课:Say no很困难?看看这里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09-11

大家好,这里是心视野小课堂。接下来为大家带来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肖宇主编)第五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 第三节内容的补充:

我们从小都会被教导乐于助人,帮助别人固然是好品质,但如果常常因为无法拒绝别人过分的要求而耽误自己,那就需要练习如何拒绝。

如果你也存在say no很困难的问题,那么需要问问自己,拒绝,意味着什么。一般情况下有三种含义:一是害怕拒绝会影响到彼此的友谊,甚至会灾难化,担心别人从此不再信任自己,担心友谊破裂。二是觉得表达拒绝意味着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三是觉得拒绝意味着对对方充满了敌意,会伤害对方。

其实,拒绝是一个纯粹中性的行为,也是一个对事不对人的行为。这个行为也仅仅意味着你暂时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时间来完成对方的期待。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提出期待是常有之事,被拒绝也是常有之事。有同学会说,如果你足够在乎和关心这个人,无论如何都能腾出时间。但这种理解,实际上并不符合一段关系的长期发展。好的关系必定是平衡平等的,不是把对方置于自己之上,通过自我牺牲、委曲求全来获取。

当然,拒绝也讲求技巧,而非冷冰冰的挫败对方。以下是一个同学拒绝组队邀请的步骤,可以看出来,拒绝也很暖心:

1、清楚地表达出对对方的感谢:“谢谢你欣赏我”。

2、共情和理解对方: “你特别想要组队完成这个比赛,现在缺一个队友,应该是挺着急的”。

3、提出你拒绝的理由: “我很想帮你,遗憾的是恰好我已经参加了另一个队了”。

4、给予求助者建议:“你可以去隔壁寝室问问,我听说有人也想要组队”。

拒绝没有统一公式,也不是一个虚伪的套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抛开对拒绝的偏见,从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出发,做到真诚的帮助别人,也真诚的支持自己,在力所能及之处提供帮助,在无力帮助时不委曲求全。这样,你才能在关系中坦荡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