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限意识
经常会遇到同学问我这样一些的问题:
老师,我感觉自己不太会拒绝别人,总是会被要求做这个做那个,结果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却不断被推后甚至完全耽误,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老师,其实你课堂上的提问我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从来都不敢举手发言,怕自己说出来被大家嘲笑,怕大家觉得我很肤浅,我为什么会这么在意别人的评价呢?
老师,我和我男朋友又闹矛盾了,我觉得他应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刷手机上,为了陪他复习功课我暑假都没回去,但他越来越嫌我管的太宽了。最近我们总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吵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了!
老师,我特别爱好摄影,已经自学很久了,课余帮各种活动拍摄的照片和视频都很受欢迎,我也很希望自己能从事跟摄影相关的工作,但是我爸妈强烈反对,非要让我从事金融行业,我好苦恼。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惑,那你一定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心理界限,因为它能够帮你成长为一个更加独立的自我。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界限,它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心理界限
谈到心理界限,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一个跟它很接近的词,叫做物理界限,也就是实物与实物之间的界限。为什么有条件的人喜爱住大别墅呢?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别墅的物理界限比较明显,一方面自己的活动空间很大,另一方面也不会受到楼上楼下的干扰,独立而又自由。其实诸如房子、空间等等物理上的界限我们是比较容易觉察的,所以我们排队一般也不愿意跟别人贴的太近,会尽可能的留出一个恰当的空间。
同样,我们的心理也是如此,也要有一个独立的、属于自己的空间才更舒适,更有生命力,否则就很容易被别人入侵或者去侵入别人,这个空间就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心灵城堡”,而城堡外圈的城墙就是我们的“心理界限”,在这个界限之内,我们就是城堡的国王,里面的一切都由自己掌控,而城堡之外则会有战争和纷乱,有些自己能化解,有些也无能为力。
由此可见,“心理界限”本身并不复杂,就是指我们人与人之间心房的边界,通过这个界限,我们可以知道哪边是自己守护的领土,哪边是别人搭建的疆域。我们一方面要守护自己、成长壮大,另一方面也要与邻邦交好、左右逢源,这中间的度就要靠心理界限,也就是我们的心理“城墙”来把握。
有的人城墙搭建的比较好,知道什么对自己重要,什么不过是匆匆的过客,所以对内有足够的空间自我发展,对外有强大的能量抵御侵犯,敲击城门的是敌是友,是亲事故也都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不会轻易被攻破城池。
而有的人则城墙残破不堪甚至几乎没有,这样不仅自己的心理没有一个避风港,别人也可以轻易的往来而不需要通关文牒,甚至自己还可能跑到别人的城邦里占地为王,也就造成了很多的困扰。
具体而言,心理界限带来的困扰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缺乏自己的心理界限,总是被外界入侵。
小清刚上大一,是一个温和懂事的姑娘,爱读书,从小到大都非常听父母和老师的话,由于都在家附近读书,所以没住过校,平时基本以功课为主,倒也波澜不惊的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但是进入大学后,小清渐渐感到很苦闷,因为自己其实希望周末能在图书馆看书,但她的室友们却特别爱出去,基本每个周末都要约着出去逛街,或者去周边玩,也都会叫上小清,小清不太会拒绝,也怕自己不参与影响和大家的关系,所以每次也都假装很开心的一起出去,但自己内心并不快乐,每次回来都又疲惫,又后悔。平日里,有室友需要小清陪着去小吃街、去看电影、去取快递等等,只要小清没有特别的安排都会答应,大家也都觉得小清特别好相处。但时间久了,小清开始经常一个人默默地烦躁,她觉得明明自己也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或者哪怕就是想好好休息一下,可为什么总是为别人的事情让步,感觉内心的那个自己越来越模糊,越来越遥远,不知道该怎样给自己留一片天空。
《今日心理学》曾发过表一篇文章,名叫“世界上最难说出口的话”,研究的就是拒绝别人确实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因为怕被排斥、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其实,这本质上就是因为缺乏自己的心理界限,不知道自己的城堡模样如何,所以才要从别人的眼光中寻找自己,过度在乎他人的评价,不敢说“不”,导致自己的界限不断瓦解,最终让别人如入无人之境,自己无处藏身。
而自己的心理界限只能靠自己守护,因为只有你知道自己更适合什么样的状态,想要一个怎样的将来。我们需要适当的谦让,但不能总是妥协,我们要为他人着想,但也要为自己而活,这之间的关键就是要学着为自己去想一想,温柔而又坚定的说不,这样你的心理界限就会逐渐清晰起来,你会形成自己的轮廓而不用完全依赖别人的反射,清爽做人,潇洒做事,在自己安全的城堡里不慌不忙的刚强。
第二,不尊重别人的心理界限,经常控制别人。
小枫是一个大三的男生,平时学习很认真,也很有文采,与朋友的相处也都很融洽,但是在爱情里却屡屡受伤,他上一任女朋友是学校艺术团成员,多才多艺,人也长得很漂亮,和小枫在一次聚会时一见钟情。但是小枫却很没有安全感,时刻都希望掌握女朋友的行踪,只要她不在自己的身边,小枫就要求发照片,定位,还美其名曰关心,在一起的时候小枫也经常要翻女朋友的微信,看看有没有跟其他男生的聊天记录。刚开始,女朋友还觉得是因为小枫太在乎自己了,也还能接受,但时间久了,就觉得自己毫无空间,感情带来的美好已经逐渐被这种掌控消耗,最终不愿继续,选择了跟小枫分手。小枫非常痛苦,觉得自己还不是因为太在乎,难道在乎也有错吗?
其实,小枫的问题表面上是关心和在乎女朋友,实际上是打着在乎的名义入侵女朋友的心理边界,去她的世界里称王称霸,既损害了别人的空间,也荒芜了自己的领地。从小枫的例子可以看出,在亲密关系中,过度超越别人的边界,短期也许会让你获得掌控感,长期却是个无力的结局。
事实上,不仅爱情如此,对父母,好朋友,甚至将来的子女也是如此,都要能尊重对方的界限,明白哪些是关系中的亲密,哪些是披着关心外套的“越界”。毕竟人性本身就是需要空间和独立的,曾经孙悟空为了在自己外出觅食期间保护好唐僧和两位师弟,就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可以防止妖精侵入,可结果是,大圣的保护,变成了别人眼中的控制,在妖怪的诱惑之下,师徒三人还是会忍不住走出去,最终还是要被白骨精折腾一回。
孟子曾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苦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意思是说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然后才使天下太平。但人们的毛病往往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不耕种,却跑到别人的田里去除草——对别人要求很严格,对自己要求却很轻松。我们很容易就操碎了别人的心肝,想把别人改造成自己心中理想的样子,但改变何其困难,我们自己立下的flag都不断被打脸,又怎样期待别人轻易地服从。所以,与其不断强求落得一个双输的结局,不如一开始就明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可以温和地去影响,但不要霸道地去干预。
第三,界限太僵硬,缺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小东暑假去一家单位实习,工作是负责数据分析,有一次一位同事忙着赶工,看小东刚好没什么安排,想请他帮忙买一份盒饭,小东觉得麻烦,就推脱自己还有其他事,没时间帮忙。小东认为,反正自己实习一个月就要走了,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干嘛要做这种没有意义又浪费时间的琐事。小东自以为坚持了原则,再不会被别人麻烦。但其实在后面的实习期间,同事对他也越来越界限分明,有些明明很简单就可以处理的事情小东都得靠自己琢磨,为此还多加了好几次班。
小东的情况在于他的心理界限太过僵硬,完全不给别人造访的机会,久而久之别人也对他关闭了城门。而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只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给自足,总归有些东西自己的领土不产,需要和别人交互方能获得。甚至我们人生中很多美好的体验、愉悦的经历恰恰就发生在彼此界限的打开之时。所以,过犹不及,太强硬的界限,虽然阻隔了一切打扰,却也顺带错失了许多相逢的缘分。
以上便是不同的心理边界情况对我们产生的不同影响,可以发现,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困扰、烦恼都与此密切相关。因此,塑造一个相对清晰的心理界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能让我们既学会保护自己的空间,也懂得尊重他人的选择。然而生活是复杂的,界限太僵硬也会限制自己的可能,但这中间并没有一个能够量化的边界,所以我们还需要保持弹性、保持灵活,不必过于分裂和纠结自己,有时候坚持原则,有时候随心所动,思想上清明透彻,情感上包容大度,便能迎来一个独立又温和的自我。
作者:李璐名
文章出自:微信公共号“西财心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