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由四川省心理学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主办、我校承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公益讲座暨第22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专家讲座《大学生自杀危机的多元会商小组干预》顺利举行。讲座由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杨丽讲授主讲,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肖宇主持,全省500余名高校教师参加了学习。
杨丽教授首先介绍了自杀的定义和分类,详细阐述了自杀行为在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随后,她通过自杀的四种模型,即人际理论、整合动机意志模型、三阶段理论和联结理论,深入分析了自杀的心理机制和内心状态。紧接着,她理论联系实际,重点介绍了“多元会商小组”的自杀系统干预策略及“联结、合作、分工、赋能”的干预思路。杨丽教授结合二十余年的危机工作经验,建议在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工作中做到“精准评估、层层推进、不卑不亢、不急不缓”,同时邀请自杀危机本人参与会商,促使其成为危机干预的“助手”。
此次讲座旨在进一步提升心理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科学、有效地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奠定坚实基础。承担此次公益讲座,也是我校作为四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一项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