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994年成立心理咨询与人才测评中心,2002年更名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隶属学生工作部。2007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独立成为学校直接领导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党群职能部门。2024年建成启用一体化积极心理体验中心。
中心位于柳林校区通博楼A座2楼和3楼,有办公室,接待室、心理咨询室、团体活动室、实训室等场地,建筑面积800余平米,并配备有工作所需的各类设备、器材、图书、期刊资料等。中心现有教职工10人,其中注册心理督导师2人,注册心理师4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7人。除专职教师外,中心还拥有20余人构成的兼职咨询师队伍和30余人构成的课程教师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秉承“真爱呵护心灵,热诚帮助成长”工作的理念,持续打造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形成了“三级架构,多维网络”的工作机制;打造了“1+N”课程建设模式、“3+N”宣传平台和“2+1”活动品牌;形成了专职心理咨询为主体、兼职心理咨询为辅助,学院心理工作站及朋辈心理互助为补充、校外心理咨询督导为提升的多层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立了学校、学院(研究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和“专业、协同、联动”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转介、治疗、康复支持系统。
经过多年实践,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一定了成绩,2008年,中心被四川省心理学会应用心理专委会、四川省高教学会心理教育专委会授予“抗震救灾心理援助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中心被四川省心理学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川省高等学校心理咨询委员会授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至2018年,中心连续三届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授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机构”称号;2020年,中心被四川省心理学会授予“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服务先进集体”称号,原创科普视频《抗疫心理小贴士》获评“2020全国科学防疫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2021年,中心被四川省教育厅授予“四川省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中心被四川省心理学会列为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会员单位,并获评“2021-2022年度心理科学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