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约方式
  • 电话预约:

    请拔打心语热线:87092351

    网络预约

    请点击“在线预约

网络孤独症——虚拟世界中的“山海不可平”

网络孤独症——虚拟世界中的“山海不可平”

这是片热闹的天地,映在一方小小的电子屏幕里。联系人群组不断闪烁,各类APP频繁蹦出悬浮窗,新闻网站推送每日资讯,直播平台上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正展示着自己……社交关系借由光纤连接、延伸,跨越时空间隔汇聚于此,构筑成一派繁华景象。

现代通讯手段的发达和革新、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使人足不出户亦可广交天下英豪、坐拥千万好友,空前膨胀的交际可能似乎已将“孤独”挤压得再无容身之地。

然而,许多人怀抱着化解孤独的愿望向网络求助,却在短暂的慰藉后陷入了更加孤独的境地。

无法自控地反复刷朋友圈、隔几分钟未检查手机便会充满焦虑,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留言或点赞,待到脱离网络,却示身边的亲友以冷漠疏离,才惊觉自己竟丧失了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力。

沉浸于网络的时间越长,在生活中与人实际打交道的机会就越少,社交功能和交流技巧因此退化;同现实的格格不入,反过来又会刺激网络用户通过进一步依赖网络而寻求心理平衡,引发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便会引发网络孤独的心理障碍,即所谓“网络孤独症”。

此类现象不难解释。目前的心理研究表明,“相似性”和“地域接近性”是促使人们建立亲密关系的两个重要因素,前者意为主体倾向于寻找那些与之相似的客体进行交往.后者意为主体倾向于寻找那些与之生活轨迹相交频率高的客体进行交往。

简而言之,“相似性”是“人以类聚”,“地域接近性”是“远亲不如近邻”。网络社交无疑完美体现了前者,它使得任何使用者都可以在不同圈子、团体、话题间迅速跳转,也可以随时开始或终止交流。这是真实交往所不具备的优势,借助社交平台及问答社区,在虚拟空间里寻找同道中人变得越发容易,网络社交行为由此成为互联网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另一方面,网络并不能解决地域的接近性,或者说,网络的跨地域性并不能解决生活本身的交互性。网友们仅因兴趣、而非整个生活轨迹的交互而聚集在一起,状若亲密,实际上却常常相隔万里、只凭一根网线联系,难解“近渴”。

所以在网络上形成的同伴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弱联系”,无法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与陪伴;那么,当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自然会感到孤独无助,进而产生低落、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一一这也正解释了为何我们在现实生活需要结交同伴。

此外,网络社交或许也不具备孕育深层亲密感的基础。

人际交往中,许多时候沟通的内容并非重点,声调、表情、体态、行为,尤其是肢体接触才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重点。

在虚拟世界里,这些信息的丢失极易诱发焦躁与多疑。朋友间的促膝长谈、恋人间的耳鬓厮磨,近距离接触带来的温暖慰藉是爱的重要组成元素,却是网络所不能提供的。虚拟世界零散的社交环境不利于亲密感的产生,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可能性加大,但彼此依存、相互依赖的可能性反而减轻了,无异于“量”代“质”。

网民经由兴趣聚集,名义上成为某团体的一部分,真实的社交关系则很少发生重叠和交叉,个体更多体现出独立特质。这是一种碎片化的社交模式,缺乏牢固与稳定性,无法为主体带来长久的支持:

虚拟空间内的社交太多、太杂、太琐碎、太热闹,大多数人的渴望都将湮没于滚滚的信息洪流中。

人们在此互相交往,分享观念和知识、分享美景与自拍,其实不过是潜意识里期待他人关注和回应的表现。

失去他人的关注似乎等同于失去存在惑,等同于被世界遗忘,等同于重又陷入孤独:但残酷的地方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如自己所期待的那样重要或受欢迎。

漠视周围环境、不断检查网络社交进展的行为往往掩藏了现实生活中亲密关系的贫乏,真正“被需要”、“被支持”的魅力却难以在光纤连接下单薄的人际关系中得到。

虚拟世界也许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兴趣领域和朋友关系,却不易产生持久的亲密感,“网络孤独症”的存在,就明确印证、宣示了这种个体孤独的真实和沉重。

有时,并非网络带来孤独,而是因为孤独才对网络愈加依赖。

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总需要与周边环境进行互动,同他人、同群体保持交往,尤其是情感层面。

网络再发达也只是工具性的存在,无法代替同伴真实的触碰和体温,为逃避孤独一味躲在其庇护下并不可取。

现实世界如此美丽,踏足的土地同样值得珍惜,我们在虚拟空间里追求诗与远方,更不能遗忘身处同一片山川湖海的缘分。

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聚会,放下手机,彼此露出的再不是标准Emoji表情,而是能看清彼此眼角的俏皮纹路一一走出网络影响下的自我封闭,或许就是消解孤独情绪的第一步。

文章出自:微信公共号“西财心视野”

发布日期:2018-10-01